在诸多瓷器中,胆瓶是古代瓷器典雅之式样,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
胆瓶始烧于唐代至清中晚期,臻于宋代,盛于后世,由于胆瓶造型典雅优美,给人超凡脱俗的无限情趣,为当时宋代朝野各界及后世人们所追捧,是陶瓷器型中的经典,极富文化底蕴......
△南宋官窑胆瓶上海博物馆藏
宋代以来,文人偏爱胆瓶
历代中国文人的闲情雅致,
在胆瓶中得到了最佳寄托。
“胆瓶”因为其形状如悬胆而得名,所以也叫“悬胆瓶”、“胆式瓶”。
胆瓶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文人特别爱胆瓶,很多宋人都愿意为它写诗作画。
胆瓶诗词宋陈傅良《水仙花》诗:“掇花寘胆瓶,吾今得吾师。”李弥逊《声声慢·木犀》:睡梦里,胆瓶儿,枕畔数枝。南宋洪咨夔《夏初临》云:铁瓮栽荷,铜彝种菊,胆瓶萱草榴花。杨万里的《孤灯》诗中亦云“双花忽作蜻蜓眼,孤焰仍悬玉胆瓶。”文学家楼钥在《戏题胆瓶蕉》写得更绝“重胆新瓶出汝窑,满中几荚沁云苗,瓶非贮水无由馨,叶解留根自不凋。”
《胆瓶秋卉图》页,宋,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6.5厘米,横27.5厘米。
图中瓶架上置一蓝釉长颈瓶,内插菊花,花朵施以勾勒填色法,花叶用没骨法出之,刻画自然细腻,渲染柔和润泽。秋菊艳丽而不失于秀雅,此图为南宋写生画中的优秀作品。
左一米*釉青瓷胆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一宋哥窑胆瓶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右二官窑胆式瓶南宋台北故宫博物院
右三清雍正款冬青釉小胆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代文人也竞相效法宋人之风,对胆瓶也青睐有加,石沆在《寄敏上人》一诗中写道“惆怅几株憔悴柳,不堪持赠胆瓶中。”
清纳兰性德《忆江南》词:“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在诗人眼里,胆瓶里滴出的水也是蕴含梅花香韵的,几乎都到了痴醉的地步。
清雍正霁蓝釉胆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霁红釉胆式瓶清雍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郎窑红釉小瓶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郎窑红釉胆式瓶故宫博物院藏
“好马配好鞍,好花胆瓶载!”
胆瓶成为超凡脱俗的灵物
和王公贵族的陈设佳器
胆瓶不但为文人所喜爱,同时也为僧侣信徒所看重。外传佛教活动里线条柔媚的净水瓶,在与中华文化的同化中,渐变为造型古朴的胆瓶,成为礼佛场景中的经典器物。
△乾隆帝写字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文人、僧侣青睐胆瓶之外,皇帝的推崇更是将胆瓶推到更高的地位。例如,清朝乾隆皇帝就对胆瓶的优雅之形颇为欣赏,曾多次赋诗题赞,并在诗注中说明:“胆瓶、纸槌瓶皆瓶式之最佳者。”
宋·乾隆御题定窑白釉暗刻螭龙纹胆瓶。铭文:定冶非关修内司,光芒消尽穆而滋。设云气勇生于胆,此是武阳面白时。乾隆戊申春御题。
还有题咏宋代瓷胆瓶的七言诗:“恰似白描吴道子,观音妙相手中持。”(见《御制诗二集》卷之三十七)
作为花器,胆瓶更是深得历代文人雅士所推崇,在宋代,胆瓶被引人佛堂斋室,成为清净之地超凡脱俗的灵物;历代不断发展演变至清代社会变革加快,商品经济发展,胆瓶被描金绘彩、附耳加环等,成为王公贵族的陈设佳器。
清乾隆青花耕读图胆式瓶
清乾隆紫红地洋彩轧道
锦上添花胆瓶
胆瓶的收藏价值与历史拍卖
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清雍正青花穿花龙纹长颈胆瓶”由万港元起拍,最终万港元落槌,成交价万港元!
清雍正青花穿花龙纹长颈胆瓶
高38.6厘米
估价:万-万港元
成交价: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年4月7日拍卖
清雍正青花穿花龙纹长颈胆瓶
年香港春拍,流传有序的清乾隆青花「穿花游龙」图长颈胆瓶,以万元落槌。
青花胆瓶实物预展现场
此龙纹长颈胆瓶,纹饰浓丽,五龙游戏缠枝卷花间,勻净光润;造型规整,绘工秀美,清逸脱俗,不输雍正一朝同类者。
清乾隆 青花「穿花游龙」图长颈胆瓶
高46厘米
估价HKD35,,-42,,
落槌价:HKD38,,
「大清乾隆年制」
另外,在年保利拍卖十五周年拍卖会,其中的——清雍正青花淡描海浪九龙纹大胆式瓶以85,,元成交,摘得全场桂冠,且远超拍前预期的万元的目标。
清雍正青花淡描海浪九龙纹大胆式瓶
北京保利拍卖年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成交价RMB85,,
青花九龙纹长颈胆瓶,瓶腹饱圆,器颈转折柔润修长,绘五爪飞龙气势万千,穿梭海浪为地,将雍正帝的思古之情与审美高度,纳于一身。
该瓶为周恩来总理-年代出访锡兰(现斯里兰卡)期间,赠予锡兰第三任总督奥利弗·厄内斯特·古纳蒂拉克爵士,后由其家族递藏。
清乾隆 窑变釉胆瓶
落槌价:HKD3,,
H46cm
「大清乾隆年制」
金耀洲窑青釉胆瓶
伦敦苏富比
成交价,英镑
△定窑白釉胆瓶
年苏富比
成交价万港币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