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民间故事财主选婿用奇招,穷小子编故事有一
TUhjnbcbe - 2021/5/19 21:06:00

童谣,还在记忆里流转

时间却早已催人长大

那些曾陪伴我们入眠

开启我们幻想的曲调

你还能哼唱多少?

回忆童年

月光下的童谣

文化故事

我这里解读的童谣不是那些作家诗人创作出来写成书,让现在年轻的父母作为教育孩子的“武功秘籍”,我这里要回放的是那些留在我们每个人心底里最响亮、最纯洁、最古老的启蒙文学,更为准确的说是那些在乡村没有经过任何“精雕细琢”的纯朴语言,就像古老的村庄、那些老祠堂、老作坊、老水井、老磨盘,是最草根、最下里巴人、又最永远生动的智慧和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最柔软、最深刻、最永久的记忆。

古老美丽的三峡融合了悠久的巴蜀文化、峡江文化、码头文化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文化,古韵生动,那些传唱了几千年的三峡童谣不仅内容丰富,启迪明快,顺口好记,幽默风趣,而且还是练习发音、游玩嬉戏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

三峡古老的童谣丰富多彩,要从学术的角度对三峡童谣进行分类似的解读难免会挂一漏万,我只想从记忆的长河中摘取几朵与月亮有关的童谣的浪花,也许它们会一下打通你久远美好的记忆。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总是与美丽的神话、真诚的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在人们心目中,月亮是神圣、美丽、洁白无瑕的。更为实际的情况是,白天大人们劳动,小孩们放牛割草,大家都忙,月亮出来的时候,大家都闲了下来,于是聚在一起唱童谣,做游戏,故而童谣中月亮出现的次数也比较多。

月亮走,我也走,走到我娘家门口。我娘倒杯油,大姐梳个分分头,二姐梳个妹妹头。只有三姐不会梳,*毛辫子甩悠悠。大姐嫁到顺河场,二姐嫁到桃花岗。只有三姐不会嫁,嫁给一个放牛郎。大姐回来睡金床,二姐回来睡银床,只有三姐最倒霉,拖根扁担搭凉床。长的长,短的短,拖床蓑衣搭脚杆。

还有两个版本是这样的: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一提提到天门口,打开天门摘石榴。石榴树上一碗油,大姐二姐来梳头。大姐梳个金板兜,二姐梳个银板兜,三姐不会梳,梳了一个烂草兜。

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打烧酒。烧酒辣,卖*蜡。*蜡苦,卖豆腐。豆腐薄,卖棱角。棱角尖,尖上天。天又高,好耍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青,好点灯。灯又亮,好算账。一算算到大天亮,桌子底下有个小和尚。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童谣——大月亮、小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嫂嫂起来打鞋底,婆婆起来舂糯米。糯米舂得喷喷香,敲锣打鼓结婆娘。婆娘下河点高粱,高粱不结籽,扯了高粱栽茄子。茄子不开花,扯了茄子栽冬瓜。冬瓜不生毛,扯了冬瓜栽红苕。红苕不牵藤,家中有个大懒人。

月亮月亮光光,芝麻芝麻烧香。烧死麻大姐,气死幺姑娘。幺姑娘,不要哭,买个娃娃打鼓鼓。鼓鼓叫唤,买个灯盏。灯盏漏油,买个枕头。枕头开花,接个干妈。干妈脚小,一脚踩倒癞疙宝(四川方言癞蛤蟆)。

月亮崽,云里梭,先生我,后生哥,我从家婆门口过,家婆还在困摇窝。

月亮婆婆,烧个馍馍,丢在天上,落在西河,看牛娃娃捡达,不还外婆,外婆告状,告的和尚,和尚念经,念的观音。

月亮婆婆,买把锄头,锄头落了,外婆捡到,外公告状,告到和尚,和尚偷牛,偷到*牛,*牛耕地,耕到沙地,沙地点麦,点到大麦,大麦喂猪,喂到母猪,母猪下儿,下到葩儿,葩儿叫唤,给妈妈看看!

还有一首在三峡最为经典的《张打铁》,尽管童谣中没有月亮之类的字眼,但是却是与月亮与夜晚有关,非常生动,传播很广。“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在桥洞里歇,桥洞里有根花花蛇,把我耳朵咬成两半节,回去爹也诀,妈也诀,诀得我心里过不得。杀个鸡,我不依。杀个鹅,请舅婆。舅婆在屋里梳脑壳。请舅公,舅公在屋里爬烟囱。请爸爸,爸爸在屋里扫渣渣。请妈妈,妈妈在屋里搓粑粑。”童谣中的“诀”和“渣渣”在四川方言中就是骂和垃圾的意思。

我一直在思考这首《张打铁》的童谣为何传播这么广,而且有那么多的版本。翻一下历史资料才知道,这首童谣居然与张献忠有关。据说童谣中的张和李暗指张献忠和李自成。

最后想说一个当年的广告,我知道他并不是童谣,但是在电视广播中天天播送,加上非常有趣顺口,成为我们小孩子非常喜欢唱颂的东西,当然它就成了我们那个年代传唱的童谣啦!

月儿明,月儿亮,月光照在酒瓶上。遂州酒好没法说,不喝硬是睡不着。酒香飘进月宫里,嫦娥闻到好欢喜。嫦娥姑娘下凡来,硬要和我喝一台。你一杯,我一杯,喝得脸上红霞飞。嫦娥姑娘不肯走,宁舍月宫不舍酒。为了永远喝此酒,干脆下凡不要走。

关于月亮的童谣还有很多,这些童谣如果从严肃创作的角度去考究,也许他们并不完美,但是这些童谣,却是我们三峡儿女一代代口口相传的文化传承,是我们三峡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印记。没有了儿歌童谣,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缺失。

童谣,是那么的稚嫩,然而却是天下最美的歌谣,是让我们一生难忘的歌谣。虽然那些儿时唱的歌谣渐渐成为一种朦胧的记忆,但又那样铭心刻骨地隐藏在心底,时时让我们想到了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想到了家人那深深密密的慈爱亲情。

作者:文猛

总编辑:*值山值班副总编辑:陈建华责任编辑:*虹

觉得好,请给小布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故事财主选婿用奇招,穷小子编故事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