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走进临邑县宿安乡,道路两旁各类绿化树木郁郁葱葱,街道人流如织车流如梭,繁华无比,两侧路灯像卫士般整齐地竖立着,威严高大的牌坊横跨街道两侧,正书“邢侗故里”,背书“唐王大堤”,述说着千年的历史底蕴;这里是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乡镇,自年8月申报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乡镇以来,已隔三秋九月,如今的宿安乡,镇域承载力不断提升,镇村形象显著改善,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乡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宿安实践”。
兴康农场果蔬种植基地航拍图
引入产业资本,夯实产业振兴基础。在宿安乡流传着“南有大农场,中有大菜棚,北有大养殖”的民谚,说的便是宿安乡现有的南部万亩露地蔬菜种植区、中部万亩设施蔬菜种植区及北部万亩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三个一万”现代农业布局。
千亩芦笋种植区
宿安乡坚持以工业思维、市场思维及生态循环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引进产业资本,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同时引导群众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把设施农业做强做大,实现惠民增收。
绿之盈生态农庄无土栽培“圣女贝贝”
先进的物联网设备
以工业招商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先后引进北京世贸天阶集团、澳台商会、绿之盈农业公司等产业资本,相继建成兴康农场、啟丰农场及绿之盈生态农庄,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德州市农科院等院校进行合作,使用微滴灌、无土栽培、有机栽培、吊秧栽培、等距种植等先进农业技术,园区种植有亩油用牡丹、亩芦笋及余亩适时果蔬,一年四季果蔬飘香。
乡*委领创的兴达蔬菜合作社
兴达合作社综合办公楼
为实现农民增收,宿安乡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全乡建成大棚蔬菜示范园区6个,各类规格蔬菜大棚余个,成功打造宿安中部万亩设施蔬菜园区。为扶持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该乡全力保障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路、修桥、清淤、配电等措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发展蔬菜大棚产业。此外,乡*委领创了兴达蔬菜合作社,常年入住京津冀及黑龙江等外地客商30余家,成功解决了群众“销路难”的后顾之忧。据测算,一个高标准蔬菜大棚(米*22米)惠民增收可达12万元,亩均2.4万元,真正使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中部设施农业园区一角
年,天邦汉世伟生猪养殖产业化项目落户宿安乡,开启了宿安乡种养结合的新篇章。汉世伟养殖基地是一处现代化养殖基地,厂区内采取人工智能设备实现无菌养殖、恒温恒湿,年存栏量1.6万头母猪,年出栏量42万头仔猪,建成后是全国最大的单体式生猪繁育基地;但每天产生大量的养殖废液,厂区内环保设备运行费用极高。宿安乡大胆尝试运用生态循环理念,蔬菜种植产业产生的植物藤、茎等废弃物可以加工成饲料供养殖基地使用,养殖基地产生的废液在经过微生物作用后,可作为有机肥供蔬菜种植产业使用,以此为一个循环周期,形成良性循环的循环链,使上一级废弃物成为下一级生产环节的原料,周而复始,有序循环,实现“低成本、高利用、低排放、再循环”,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目前,汉世伟生猪养殖基地正在有序建设,南美白对虾生态立体养殖项目也成功立项,各类高端养殖产业正在集结宿安,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宿安模式”正在快速构建。宿安乡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不断夯实。
汉世伟生猪养殖基地规划图
南美白对虾立体养殖基地规划图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乡域人居环境。民之所望,*之所向。产业兴旺了,群众增收了,自然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宿安乡将主意打到了美丽乡村建设上,先后实施了11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美丽的文体广场
工作中,按照“遵民意、惠民生、严把关、稳推进”的工作思路,狠抓三项工作。抓规划,绘制乡村发展蓝图。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12次,征求业务专家、*员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多人次,专题商讨规划情况。并邀请临邑县国土局、规划局等多部门专家进行论证,形成建设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村制宜,合理安排工期,按时间抓节点,扎实推进硬化工程、绿化工程、景观公园工程、亮化工程、广场建设改造及美化工程。抓质量,严把工程监督关。发动村内群众组成监督小组,吸纳泥瓦匠、包工头等“内行”人员参与,并聘请专业的项目监理,全程监督,抓质量,促进度,对项目施工每一道程序进行跟踪、监管。对施工过程用的原材料,随时抽检,严把项目质量关,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抓结合,打造各具特色的聚合经济。借助美丽乡村项目,积极引导群众自发放弃占用的房前屋后的集体土地,开发村内闲散土地,发展以苗木种植、果木种植、蔬菜种植为主的聚合经济,*员包片管理,实现美化村庄与集体增收的兼得。
村内纯净水供给设备
高辛村文体广场一角
该乡还致力改善镇区环境,合理实施镇区主要街道2公里的绿化工程,修建花池余平方,栽种绿化苗木近棵;迁移主要集贸市场,划定固定摊位余个,清除街道两侧店面商铺摆放的临时性广告牌余块,有效遏制了占道经营、私停乱放,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及交通秩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广场上乘凉的群众
百亩丹参种植区的美丽花海
聚焦基层*建,构建组织振兴支撑。坚持基层*建统领,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狠抓坐班值守、*员活动日及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工作,全力增强*员干部的责任感、归属感,全力打造过硬支部,推动全乡工作稳步向前。
召开村两委培训会议
“心中有责不懈怠”,为了让*员干部心中有责,该乡*委紧紧抓住坐班值守这项基础工作,采取“思想教育+检查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干部心中责任感。邀请上级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到乡授课,提高*员干部思想认识与业务能力;乡纪委、*建办牵头成立督查组,不定时巡查走访,对各村坐班值守情况登记造册,纳入日常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并行,优则奖,劣则罚,推动与拉动共同发力,确保*员干部思想上提升认识,落实上提升质效。
办公场所为群众办理业务
“此心安处即吾乡”,为了强化普通*员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提升*员干部建设过硬支部的自发性,宿安乡*委依托*员活动日这个平台,利用基层*建可视化设备,创新*员活动日内容,实施*员公开承诺、*员定点帮扶、*员包片管理等制度,推优入*、低保办理、财*支出等“三务”重大事项均在*员大会上表决通过,引导*员积极参与村庄建设管理,唤醒*员初心,保障*员权力,激发*员内心深处对*组织的归属感。
集体经济厂房内忙碌的工人
为了让村班子有钱办事,增强村班子办事底气,宿安乡*委聚焦村级集体经济这个中心工作,按照“一乡多产业,多村一产业”的工作思路,聚焦厂房建设、特色养殖、特色种植、聚合经济、支部领创合作社等5个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今年年初,该乡45个村集体经济全面启动,20个先进村带动效果明显,7个村项目建设紧锣密鼓,18个村正在资源整合;全乡回收闲散地、废弃坑塘亩,已种植绿化苗木、果木等余亩,发展蔬菜种植余亩,良种培育余亩,莲藕种植、水产养殖余亩,中草药种植余亩。
欣欣向荣的聚合经济产业园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力推美丽乡村建设、狠抓基层*建,乡村振兴“宿安实践”硕果累累,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路上行稳致远。
供稿:郝义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