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花鼓灯研讨会于11月26日在花鼓灯流传地之一的颍上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短短两天里,来自全国各地区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商讨花鼓灯的传承、发展与保护。大家共叙六十七年以来安徽花鼓灯日新月异,陵谷沧桑的发展。并对当下花鼓灯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近些年,老师们相继辞世,民间传承出现断档,民间的传承,学科的建设,剧目的推陈出新都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会议虽然结束,但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我的感恩之心。首先感谢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事业献出一生的先生,先生,先生,先生,先生,先生,先生,先生等,多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她(他)们毫无保留地将绝技、思想等倾囊相授,悠悠师情永在心间,恩师虽驾鹤西行,这份恩情永不忘却,情意永存。
★这次研讨会的举办得到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山西师范学院舞蹈系,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新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专家教授及我的好兄弟们的支持。在此,十分感谢你们不辞辛苦的到来!
★★还有,我最尊敬的花鼓灯老师们:曹树芝老师、褚昌亚老师、娄楼老师、赵新盟老师、邓红老师、张士根老师、石昌法老师、石春全老师、石春兰老师、马红玲老师等等。这些老师上到耄耋之年下到古稀之年登台献艺,百花齐放。虽然老师们年事已高,体力、气力都无法达到年轻时最好的状态,但是他们依然坚持把绝技展现给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我们在老师的身上看见了他们对花鼓灯一生都无法割舍的情感,以及如何把传统艺术传下去的紧迫感……
★
“永远的花鼓.不灭的灯”,老先生们在台上的光辉照耀着年轻的一代人,我们会延续老师们走过的足迹继续前行,只要心中的这盏长明灯不灭,淮河两岸的这支幽兰必定永久绽放!
安徽民间乐舞保护与研究出品
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事宜
请联系工作人员
文稿撰写:孙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