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0日,
农历二月廿三,
星期一,春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意如其名,若以立春至立夏这九十天作为春季,那么春分就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将春天一分为二,因而得名春分。
古籍
记
载
古籍中春分的影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明史·历一》:“分者,*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於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震泽长语·象纬》:“二节为一时,阳气上升共四万二千里,正天地之中、春分之节也。”
《二十四节与农事·春分》:“春分时节,河北大地春色更浓,温度升高,雨量增加。”
《荆楚岁时记》:“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
《文水县志》:“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传统
习
俗
习俗中春分的影子竖蛋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各地都会有“竖蛋”的习俗。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指的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许多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约有巴掌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放风筝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风筝类别有很多,很受小孩子们欢迎,甚至还有大人们参与放风筝,尽管很多传统习俗渐渐消失,但是放风筝的习俗还在被大多数人传承。
春祭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大部分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约莫从春分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春祭主要是为了纪念祖先,寄托后人哀思。
诗意
春
分
古诗中春分的影子《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徐铉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蝶恋花》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馀韵归何处。尽日劝春春不语。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
《画堂春》仲并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昏。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踏莎行》欧阳修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春分日》徐铉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师大
春
分
校园里春分的影子舞动在春风中
你的裙摆
不需赞美
自成一道风景
枝头绽放的你
三分娇俏七分温婉
春日里
最明媚是你
星一般可爱的你
在阳光里
俏皮得眨着眼睛
都说一片油菜
方成花海
可这春分时节
你一花
也便成了小小世界
闲话
春
分
言语中春分的影子春分未至时,空气里还残留着些许冬日的寒冷,春分一到,环境就好像忽的明亮起来,呈现出一派和煦温暖的新气象。
春分大概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之一吧,似乎天地都被和风笼罩着,枝头刚绽开的花朵和土里刚钻出的新芽,无一不在向我们昭示着春的美好,风和日丽的周末,携两三好友漫游师大,一起看繁花遍树,便是最应景的事了吧。
你可曾听到,春天经过的脚步声?
本期编辑策划:安师大新媒体工作室
素材来源:杨静文
责编:万宇
校对:吴家豪
编审:马星宇
投稿:xmtah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