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坚果进一趟小黑屋再出来就能卖元一斤?他励志要把香榧卖向全国各地,让食客都能品尝到它的美味,创业时间仅三年这小小的坚果就为他带来了不小的财富。
只是这香榧从采摘到最后加工成型并没有那么顺利。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带你去了解钱炜和香榧的故事。
订单火爆钱炜出生于浙江嵊州,嵊州种植香榧历史悠久,当地有许多香榧古树,香榧的外皮是青绿色的,里面是它的果实。香榧是嵊州的特产,上大学时他就做起了香榧生意,把香榧卖到了外地,让同学也尝尝鲜。
但是令父母没想到的是,研究生毕业的他辞掉了年薪几十万的工作要回来专门做香榧生意。辞职后的钱炜回到家乡,先跟着父母从最简单的摘香榧学起。
他们家有一棵五百多年的香榧古树,这种古树要用几十米的梯子才能到达最高处采摘,往往需要派有经验的老人去摘最高最难摘的果子,哪儿的树干结实,哪儿的果子饱满他们都一清二楚。
要说这摘果子也是有技巧的,采摘时要把果托留在树上,还要注意成熟果子旁边的小香榧,稍不留神就容易碰掉,这样一来明年就会减产。
大的古树产出的香榧王比普通的香榧树结出的果子要贵上十倍不止,这样的一颗古树一年能产三四百斤青果,加工成干果后虽然只有六七十斤,但这一颗果树就能给他带来上万元的收益。
香榧一直以来都是按斤来起卖,一斤就要多块钱,对于没吃过的消费者来说会有点舍不得购买。
钱炜发现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就在互联网上开设了网店,将按斤卖的香榧改良成小包装,卖二十元克,这对于想尝鲜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于是他的网店吸引来了许多购买者,订单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五千多单。订单的增多就意味着要收购更多的香榧。
大面积烂果刚开始收购香榧的钱炜没经验,收购的香榧太嫩,长的时间短,还不够老,就会有摇籽的情况。这就说明果仁不够饱满,炒制出来后味道不香不酥脆吃起来还发硬。
一般情况下一把里面有一两个摇籽的情况很常见,但他收购回来的香榧几乎多半都有这样的情况,摇籽多的情况下就要请工人,一个一个的进行挑选把摇籽香榧挑出去。
这样不仅收购成本上赔了钱,请工人的人工费上也折进去了成本。第一次收香榧的他就赔进去了七八万元。
但是没成熟的青果刚摘下来是不会摇籽的,要经过二三十天的加工过后,变成干果它的这种情况才显现出来,但是如何在收果时就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收购成本呢?
钱炜的父母从年轻时就种植香榧树,在母亲的传授和他自己的分析下。他找到了这其中的窍门.他再收香榧时,只收裂开口子的老香榧和轻轻一捏果仁和果皮就分离的果子,这种果子虽然还没裂口,但也是已经长成了的。打这之后,他按照这种方式严格进行收购。
刚摘下来的香榧,果子是苦的。又涩又苦的果子经过小黑屋再炒制就能变成酥脆可口的坚果,而且最高能卖出一斤的价格,最低的也能卖上90元一斤。
而这小黑屋就是关键,这小黑屋是香榧的后熟产地,这一步是香榧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将青果剥去外衣后,就要把果实放进来储存。
屋内要遮阳但又不能把窗户封死,因为香榧要通风,避免空气不流通果子发霉,这期间还要每天上下翻动,让香榧自然后熟发酵,经过二三十天后味道就会从苦涩变为香甜。
香榧经过后熟堆沤再经过炒制就可以享用了,后熟堆沤是他的强项以前从来没出过问题,但是年他却在他最熟悉的环节上栽了跟头。
精品象牙果年的秋天异常的热,高温影响了香榧的后熟,表面上看着没什么问题的香榧,但内里已经开始腐烂。这些腐烂的香榧已经浪费了,剩下的香榧该如何解决呢?
钱炜想到了,买香榧苗认识的叶金红,他之前是做食用菌设备的,钱炜想问问他这两者能不能相结合,让香榧也用上恒湿恒温的设备,就算温度在高都不会再发霉。
听他这么一说叶金红还真觉得可行,在食用菌进行工厂化生产的时,会有自动化的出菇房,这就是用恒温设备进行培育的。在两人的合计下,建了一个恒温恒湿的后熟库,这次的尝试很成功。
建立起来的后熟库只有40平方米,但却可以容纳传统的平方米场地的香榧,不仅节省空间,还能做到口感统一,含油量含糖量都相差无几。
口味提升后,他发现消费者剥壳时的体验感却不好,外壳太过坚硬,吃起来太过费劲,如何吃起来方便,是他要解决的难题。
他发现,炒熟后的香榧外壳虽然坚硬,但放置几天后外壳就开始木质化,吸水性强,放进水里十几分钟后就会裂开一个小口子,放进烘干机里在进行烘干,就变成了吃起来方便的开口笑香榧。他还研发了一台香榧剥壳机,直接把果仁脱离出来,这样消费者吃起来会更方便。
开发新产品吸引新客户,还要想办法留下老客户,老客户都是香榧的忠实爱好者对香榧的口味很是挑剔,那么象牙榧的出现就能更加满足他们的味蕾。
象牙榧,相比普通的香榧,体型修长,油脂更丰富口感也更好,象牙榧量少,一斤的价格在元以上,但如此高的价格也抵挡不住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钱炜利用直播带货宣传自己家乡的土特产,研制新品把控品质让香榧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努力促进香榧产业的发展。以上就是本期新农人观察的全部内容,如果您喜欢,请多多点赞收藏,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农业故事,请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