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龙纹见证王朝兴衰
TUhjnbcbe - 2023/10/13 0:12:00

中国人对龙有一种天生的钟情和敬畏情绪,龙纹自然而然成为古代帝王最爱用的纹饰,在悠长的瓷器发展史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龙纹的发展也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并且与当时的制瓷技术息息相关的。直至西汉时期的陶器上龙纹才以彩绘形式出现,但并没有大规模普及,唐代的龙纹主要是堆塑成瓷器的龙耳、龙柄等。

到了宋朝,由于当时青花、彩绘技术都不成熟,龙纹在瓷器上的运用很少,主要是以模印、刻线的方式存在。

宋代银窑白釉龙头刻花钧瓷

元代以后,随着技术成熟,瓷器产量增加,官窑成立后,纹饰绘制逐步成规,龙纹逐渐出现在青花瓷和各种杂釉瓷器上。

元代粉红釉刻龙纹塔瓶

明代开始,釉色工艺烧制的多元化,使得龙纹的发展展现出更丰富的变化,龙纹形态开始变得有规律。

大明宣德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扁瓶

清代的珐琅彩、粉彩的出现,各种工艺的创新,使得龙纹以不同工艺、不同器型上呈现的更为精致和多样多彩。

清乾隆*地釉粉彩九龙纹天球瓶

有趣的是,因为朝代兴盛程度不同,龙纹往往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当一个朝代开启之初,龙的体态往往威武霸气,到了朝代的中期,龙的形态变得温和安详,朝代末期,龙的形态往往变得瘦弱呆滞。这一特征在明清两代的官窑瓷器上尤其明显。

明代初期(建文、宣德时期):永乐宣德时期较洪武时期龙纹的种类更多了,且在洪武所继承的元代又有新的变化。特别是宣德时期保留了元代龙纹强悍凶猛的气质,龙头变得更大且呈扁圆形状,身体及四肢粗壮强健,五爪呈风车状,龙趾比元代短,龙尾大多不再夹火珠。

大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大罐

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时期):在保持永宣时期的风格上,龙的气势呈现英俊秀美之态。最大的特点是龙的眼部描绘突出,犹如戴上一副眼镜,被后人称为“眼镜龙”。

明成化斗彩龙凤高脚杯

明代晚期(嘉靖、万历时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龙纹虽然大体延续了明代龙纹总体面貌,但已变化很大,龙纹开始变得粗率,在造型上,大部分龙头更像是鸟头或犬首,毛发蓬乱,龙身细弱,失去了前朝的精神与动感

明嘉靖青花海水云龙纹满江红题诗大盘

清早期(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从顺治开始,龙纹出现新的形态,龙头较大,上颚变短,下颚较长,头发成短竖发,龙角短直,龙爪粗大,龙趾形似鸡爪,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线。据说,清代官式龙纹受画家刘源的艺术风格影响,龙纹凸显出威猛的姿态,表现出欲擒先纵、收放自如的动感。

清康熙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清晚期(嘉庆、道光、光绪时期):龙的体态日趋温和、呆滞,毫无气势,体型纤细,甚至越来越像蛇,龙纹绘制越来越线条化,简单化。

龙头上的差距可能更加的明显。

各个年代的龙爪也有略微差别,强盛的朝代龙爪更显“精神且锋利”,而没落的年代,龙爪往往更加“柔和且无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纹见证王朝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