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京绣还叫宫廷绣,是燕京八绝之一,曾经也是
TUhjnbcbe - 2023/10/10 17:35:00

京绣还叫宫廷绣,是燕京八绝之一,曾经也是四大名绣之一

今天小编要带大家聊一聊京绣。虽然在中国“四大名绣”的排行榜上,堂堂京绣没有入选,但也并不意味着京绣的工艺差劲。不过话说回来,看看四大名绣是什么:最领头的就是苏州的苏绣,下来是四川的蜀绣,接着是湖南的湘绣,还有广东的粵绣。四大名绣全是南方的,难免有南方人给自己贴金的嫌疑。北方的刺绣竞没有一个!在北方来说,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刺绣工艺,而且并不是不如南方刺绣。堂堂的京绣,比起苏绣也不赖,不同的是它们的制作手法和风格可能有差别罢了。京绣并不是没名气,它跟景泰蓝、牙雕等齐名,作为“燕京八绝”之一,而且曾经一度也是“四大名绣”之一,它跟苏绣、湘绣、上海的顾绣并称为“四大绣”,辉煌一时。

不知怎么,后来竟变成了“苏、湘、粤、蜀”四大绣,而外地少有人知晓京绣了。京绣,其实还叫“宫廷绣”,或“宫绣”,属于皇家刺绣的工艺品想想,能被皇家选中的工艺,还会差吗?不说明清的鼎盛时期了,早在辽宋时候,燕京的刺绣就非同般。《契丹国志》里就曾记载当时燕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而正是由于辽国在燕京设立绣院而诞生了“宫廷绣”,这些工艺品主要是用来供奉宫廷帝王、侯爵服饰的,民间普通老百姓还消受不起呢。到了明朝,宫绣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种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都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由于宫廷需求增加,刺绣工匠的队伍也庞大起来,一些工匠甚至都是从民间选拔的。

清朝时候,宫绣更为大盛,不论是贵族服饰,还是宫廷各类装饰,都有刺绣的工艺,不仅用料讲究,格调风雅,刺绣工艺手法丰富多样,色彩绚丽而奢华,尤其是在光绪年间,宫绣更是名声大振,畅销海外,竟连许多“洋*子”都爱宫绣呢。在清末之际,由于宫绣工艺的流行和扩大,京城的民间也纷纷效仿,不断出现了许多私家“绣坊”,继承了宫绣的针法和特色,但却是图案题材更具生活化和世俗化,具有烟火气和地气儿。由此,宫绣和这些民间的“仿宫绣”被统称为“京绣”。在当时,它跟山东的鲁绣、开封的汴绣、浙江的瓯绣并列为“清代四小名绣”而京绣还是“龙头老大”呢。由于“宫绣”严格遵循图必有意、纹必吉祥的宗旨,这使得宫绣的风格特色与其他地方的刺绣都大不相同。

不管是服饰纹样,还是佩物小品,宫绣都格外追求构图满而不滞,造型端庄稳重,设色典雅,所有意象物体在造型上摒弃取巧、媚俗和率意的倾向,体现出雍容高贵的皇家气派和尊严。当然,京绣的材质也很特别,尤其是以华贵而为世人所知,面料都是最好的绸缎,绣线除了用蚕丝织成的绒线外,还要用贵重的*金、白银锤箔,捻成金银线,大量夹杂在服饰绣品中。不用说,这些刺绣品价值不菲,普通老百姓绝对是穿不起的。至于针工手法,京绣中最好的要算是“平金打籽”绣,先是用真金捻线盘成各种图案花纹,或者结籽于其上,然后用色线固定在纺织平面上。这种用金线绣出的龙风等图案,又被称作“盘金”,格外的精致华贵,在中国刺绣中独一无二,皇族气派尽显无遗。

当然,这与权力象征有关,老百姓没有资本,也没有资格去缝制一件龙袍,制作一顶凤冠。可以说,这是皇家刺绣“垄断”的结果。不过,由于宫廷里各种官职尊卑高低不同,刺绣的风格与图案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任何工匠都不能随便乱来。自古以来,皇室的服饰图案,都有一定象征和寓意,历代以来天子服饰有十二章之说,即十二种图案,包括日月(寓意泽被天下)、星辰(寓意胸临)、山(寓意镇定)、龙(寓意变化)、华虫(寓意文采)、虎尊与兽尊(寓意忠孝)、水藻(寓意洁净)、火焰(寓意光明)、粉米(寓意养民),等等,因而这些图案并非单纯为了审美,而是有*治内涵的,以艺术角度反映了帝王统治者的意志。

由于出发点的特殊性,进而大大影响了刺绣的花纹和风格,自然跟南方四大名绣的花纹图案大不相同了。尤其是清朝皇室,《大清会典》中对帝、后、皇子、贝勒、大臣不同等级身份的角色,他们穿着使用的服装图案纹样、用色都有各不相同的规范。比如,“五爪金龙”动物图案,就只能是皇室专用,其他大臣,再大的官儿,都没资格在服装、饰品上使用,最多只能穿四爪龙形的吉服、蟒袍,与皇帝的龙袍相比,连辅助纹样也必须简化逊色很多。因而,花纹的繁简,图案的选择,都意味着身份的不同。对于文武这两班官员,他们不同的品级,就用补服上前胸后背的刺绣图案来加以区别,就跟今天*人根据肩章杠星的多少,来区分级别一样。

通常,王爷贝勒这些皇室成员为圆补,外姓的文武官员只能是方补。文官服饰的图案用的是各种天上的飞禽,代表着文采。武官服饰图案则是不同的森林猛兽,象征着勇猛强悍。可见,不同的动物图案,都严格代表着不同寓意,决不能随意更换动物图案。毫无疑问,比起民间刺绣的通俗性,以及南方四大刺绣的随意性,京绣的章法是相当严谨的,甚至是一丝不苟,稍有失误,很可能给工匠带来杀身之祸。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宫绣工匠与民间刺绣工匠的性别不同。通常,各个地方的民间刺绣,包括四大名绣,它们的作品都是由绣女们一手刺成的,从风格上看,属于“闺阁绣”。而宫绣的作品却不同,据说大部分是出自男工匠的“粗手”。

他们为宫廷贵族服务,而闺阁绣则多为老百姓生活日用品,如绣帕、兜肚等,因而工艺差别很容易就出来了。这也许是京绣没能成为四大名绣的一个缘故吧,京绣跟老百姓生活相距太遥远了,人气儿不旺,因而名气也就小了。但是,名气的大小并不能影响京绣的工艺水准和特色。有些制作京绣的,甚至都是几代世家,比如名满京城的姚氏家族,就是京绣的御用工匠。身为清朝绣花局工匠的后人,姚富瑛就是京绣世家第四代传人,也成了清末京绣的一代大师。不过,他并非身受家传,而是很小跟父母离散,有幸被另一位京绣大师鲍淑兰收养,从而跟他学到了手的针绣工艺。他对宫廷绣的每个细节都相当精通,颜色、图案、花纹等什讲究他都烂熟于心。

据说,临死前他老人家还在病床上念叨着“黑为玄,*为权,红为喜,蓝为贵”的口诀,这就是宫绣的一个颜色象征。民国时候,这位老传人曾收过十一个徒弟,并且按照宫绣的规则教导他们:“图必有意,纹必吉祥。”包括构图、设色,以及每条针线法度,都严谨得不得了。然而,可惜的是,这些弟子大多不成器,要么吃不了苦,没恒心,要么没耐心,渐渐没学成,就半途而废,干其他行业了,据说有的学理发去了,有的当推销员去了,有的卖保险去了,还有的搞房产去了,就是没人来学京绣工艺了。总之,世道变了,京绣几乎失去了传人。加上机绣的发展,如今,手工京绣工艺看来快要绝迹了。但是,今天在文玩市场上看到流传下来的京绣工艺,足以让后人惊讶赞叹。在机器时代,手工刺绣还有多少用途,还有几个人热心传承呢?好了,今天小编就讲到这里了,下次见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绣还叫宫廷绣,是燕京八绝之一,曾经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