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有很多兵器,什么钩、叉、斧、钺、枪、刀、剑、戟、槊、棒,可谓是应有尽有,古代武士因为个人的习武习惯和师承脉系不同,故而其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大都五花八门,比如三国中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吕布的方天画戟、张飞的丈八蛇矛、典韦的铁戟等等,再比如《隋唐英雄传》中李元霸的双锤、《水浒》中李逵的双板斧、双枪将董平的双枪、《侠义英雄传》中的双钩王五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锤。
《长安十二时辰》中崔器与锤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名武将,名为崔器,崔器在剧中使用的是双锤,而这两把双锤是取样是一个混合体,锤头为多瓣瓜楞,这种风格是宋明两朝锤这种武器的混合体,锤首呈现细瓜楞形象。在其柄部握手处是龙头的形象,这种龙头造型在历史上作为普通将领或者武士兵器上的纹饰最早出现在清中期。
汉代铁剑上的玉制剑格附以纹饰清代中晚期对纹饰的控制并没有像唐宋时期那么严格,所以民间就出现了各种龙的纹饰,当然民间的龙纹是与皇室所用的龙有严格区别的,这种区别在瓷器上主要表现为民用瓷器上龙爪的数字,皇室御用的龙是五爪龙。但是这种区分很难在龙头上显现,所以龙头就在特别崇尚将鞭锏锤一类打击兵器上被造了出来。
龙所以说崔器的这件宝兵刃在器物设定方面还是有一些缺陷的。其次我们要讲的是这个锤的体量,可能很多不了解兵刃的朋友们会感觉这件兵器看上去似乎是有点太小,但是在实地考证时这件兵器已经比出土的武器偏大了很多(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剧组为了追求观影效果,和体现崔器的形象,所以就做的较大),就锤的性能而言,锤这种兵器主要属于撞击类、击碎类武器,所以这种武器在制作时,其重量肯定要远比其他武器重,可是如果一味地寻求重量的话这会导致武器的实用价值下降,极容易耗损武士的体力。所以出土的锤的体积都不会像评书或者一些古装电视剧里面的那么大那么重。
宋代瓜棱锤锤这类兵器,其历史渊源非常之深远,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从考古发现来看它可能是人类制作的最早的兵器。这种兵器最开始可能是先民们用于敲击骨头的器物,到后来慢慢变成了带孔的敲击物,再到后来他演变成了王权的象征物“权杖头”。
柄部纹饰各异的明清锤关于锤这类的原始使用器具亦或是兵器出现的解释,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有所涉及,他提到人类从猿猴进化,“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我们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工具是些什么东西呢?根据所发现的史前时期的人的遗物来判断,根据最早历史时期的人和现在最不开化的野蛮人的生活方式来判断,最古老的工具是些什么东西呢?是打猎的工具和捕鱼的工具,而前者同时又是武器。”
铁锤其锤头大约成年男子的拳头大小其实人类进化过程中,制作的工具就是武器,最先制作的一定是打砸器和切割器,最初的石质武器主要有两种功能,其一用作砸击,砸击动物骨骼或者头颅取食骨骼中的骨髓或者颅脑中的脑髓。其二用作切割,切割动物的皮毛亦或是剔除骨头上剩余的肉。而这两种不同作用的石器就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器,前者是锤,后者是斧,当然这两种都演化成了礼器,锤后来发展成为了权杖头,斧后来发展成为了钺。
齐家文化权杖头上文中我们提到的石锤,在学界被称之为“石骨朵”。在石骨朵这类石器中,除多角形外,还有环形、齿轮形、多棱形和球形等多种形式。这种形制结构独特的“石骨朵”在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古高原有较多的发现。
史前文化时期的石斧其中通河县出土这个多角形石骨朵属于北方地区青铜至铁器时代遗物。这种石器在史前文化时期最初是一种狩猎工具,后来被用作为一种兵器用于征伐,再到后来演变为一种制作精美的礼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物。学术界根据唐宋以来的史籍记载常称此为“骨朵”。石骨朵源于史前期,这类武器在北方地区逐渐发展成铜、铁、银材质,当然铜铁都是实战器物,而银则是礼器,宋代开始在史料中称之为“骨朵”。
史前文化时期的shiguduo辽金时期是骨朵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宋、金、辽都喜欢这个兵器,也将此物作为礼器。这个时期的史料记载了相当多的殿前礼仪用骨朵。《金史仪卫志上行仗条》有“弩手二百人、*使五人,控鹤二百人、首领四人,俱服红地藏根牡丹锦袄、金凤花交脚幞头、涂金银束带,控鹤或皂帽碧祅,各执金键银蒜瓣骨朵。”这段记载详细的记录了在金代仪仗队中骨朵的地位,释读大意为,在仪仗队中有弓弩手二百人、指掌*中的赏功罚罪的官有五个人,控鹤二百人(控鹤意为骑鹤,古人谓仙人骑鹤上天,因此常用控鹤为皇帝的近幸或亲兵的名称),首领四人,然后他们穿戴有仪仗队特有的服饰手持*金造就亦或是鎏金柄把的银质骨朵。
关公石像明代除了做为仪仗使用,还有善用此物的猛将,较为熟知的就是岳云。岳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登城。至于锤的用法和杀伤力在前文已有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齐家文化权杖头齐家文化权杖头齐家文化权杖头总之,《长安十二时辰》中很多影视情节都极为考究,有一些比较夸大的部分是出于剧情效果需要,所以我们要辩证对待之。
最后声明,本文参考著名武器收藏研究家龚剑先生博文,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