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皇帝是明代第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公元-公元),在位31年。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通过自己的*事能力和团队的努力,把自己从乞丐变成了明代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蒙元的统治,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崭新而强大的国家,恢复了汉民族在传统中国疆域内丧失已久的*权(收复了丢失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他的*事能力出众,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事家。
洪武处于元、明交替之际,其瓷器特点也属于转型期,还具有元代瓷器古朴浑厚的风格,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由于洪武瓷器没有款识,造型上和元代瓷器差别不大,人们无法区分洪武瓷器,更别说辨识洪武官窑瓷器了。
据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明洪武二年(《江西大志》作三十五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也就是说洪武二年就已经设立御窑厂,并且还任命了监督烧造的官员。从目前馆藏的洪武瓷器来看,这个文献还是比较可靠。明代立国后,宫廷必然大量需求瓷器,这就需要朝廷命令各窑口烧造瓷器。景德镇从元代开始就已经是制瓷中心,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也是理所当然。
从现有的馆藏洪武瓷器看,洪武瓷器里有一部分做工比较精良,绘画的纹饰也是一丝不苟,有绘画五爪龙纹饰瓷器。我们认为这批做工精良、纹饰精细秀丽,还流露出元代风格的瓷器应该就是洪武官窑瓷器。
明代早期朝廷也下旨让其他窑口烧造宫廷用瓷,比如龙泉窑在明代早期就为宫廷烧造了大量的瓷器。《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制供用器皿等物,须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饶、处是景德镇窑和龙泉窑所在地。饶、处两地为朝廷烧造瓷器的器型、纹饰都需要统一样式。
洪武官窑的器型主要有大盘、大碗、花口大盘、执壶、玉壶春瓶、梅瓶等。器型硕大、胎重体大,所绘花卉纹饰笔法流畅,充满活力,特别是盘心的折枝莲花,别具清淡高雅之韵味。这种豪放潇洒、疏密有致的装饰风格充分显示出明初时期艺术的特色。
洪武官窑瓷器最常见的装饰是青花和釉里红,官窑器里釉里红的数量甚至比青花还多,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子,清宫旧藏有洪武瓷器多件,其中80多件是釉里宫瓷器。这一现象和洪武皇帝以红为贵的规定有密切的关系。他认为红色代表吉祥、幸运。釉里红在洪武时期烧造的非常成熟,特别是其釉里红纹饰的发色,称得上较为纯正。
洪武时期的官窑瓷器从器型大都延续元代风貌,器型与元代枢府釉碗造型接近,但又有向以秀美取胜的永乐碗形演变的趋势。线条比元代碗形更显圆润,所绘纹饰笔法娴熟,线条流畅。但也锐意创新,迅速地摆脱元代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孕育着以造型秀美飘逸著称于世的永乐瓷器,从而展现了明代瓷器的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