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易受寒、热、燥邪之侵犯而发病。
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有无兼夹证、体素如何、有否旧疾等等都应根据发病季节作灵活处理。
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也有新咳、久咳之别,外感新咳当先解表而后清里,久咳多为气阴交虚,应气阴双补、润肺保津。
肺主气,肺为贮痰之器,常因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而为患。
哮喘必分虚实,无论虚喘、实喘都要注意有无外感之邪和是否夹有痰热水饮之邪。
解除痰热则哮喘自平,而虚喘则应敛肺纳肾气。痰饮内停,肺气不宣,或肺失和降,均可引起咳喘,如饮邪壅阻则咳喘更甚。
治法以祛痰逐饮为主,寒者以温药和之,热者加清热之品。肺痈应根据发病的各阶段化痰排脓或清热解*,必要时还应中西结合治疗。
痨瘵、虚劳均由肺气不足、肺阴亏损所致。
肺阴虚为主者养肺阴,阴虚生内热者养阴清热,咯血者加凉血止血之品。
肺气虚为主者以补肺气为主,阳虚生外寒者治宜益气固表,气阴两虚并存则应益气养阴。
无论肺气虚或肺阴虚所致的虚劳、肺痿、肺痹,除益气养阴为其主要治法外,肺痿还可补气活血通络,肺痨还可加具有抗痨作用的中药。
脾虚生痰湿,肝火易犯肺,肺肾阴虚等皆为它脏影响本脏,或两脏同时发生病理改变。这要根据具体情况先治它脏,后治本脏,或两脏同治。
肺病用药归类
(一)按药物性质归类
1.发散风寒药:麻*、桂枝、细辛、荆芥、苏叶、防风、生姜、葱白、蒿本、白芷
2.发散风热药:紫苏、银柴胡、升麻、葛根、牛蒡子、蝉衣、豆豉、薄荷、浮萍、西河柳、本贼草、青葙子、辛夷花、菊花、野菊花
3.祛暑药:香薷、藿香、佩兰、白扁豆、荷叶、荷梗、西瓜、荷花、藕节、藕、莲蓬、莲须、莲子、石莲子
4.止咳平喘药:杏仁、桔梗、前胡、紫菀、冬花、百部、马兜铃、旋覆花、紫苏子、莱菔子、白前、枇杷叶、白果
5.清热化痰药:贝母、浙贝、天竺*、桑白皮、桑叶、瓜蒌、天花粉、瓦楞子、海藻、海蛤壳、文蛤、常山、牛*、猴枣、礞石、梨、海浮石
6.温化寒痰药:半夏、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皂刺
7.清热解*药:银花、连翘、大青叶、*芩、板兰根、马勃、土茯苓、山豆根、山慈姑、败酱草、白薇、紫花地丁、蒲公英
(二)按寒热虚实用药
1.肺寒:麻*、南星、北五味、苏梗、冬花、制半夏、生姜
2.肺热:石膏、*芩、竹茹、竹沥、马兜铃、山慈姑、元参、山栀、花粉、天冬、地骨皮、知母、麦冬、薄荷、海浮石
3.肺虚:*芪、人参、*参、沙参、百合、燕窝、阿胶、山药、诃子、麦冬、冰糖
4.肺实:葶苈子、白芥子、桔梗、紫菀、桑白皮、僵蚕、竹茹、贝母、苏子、牛蒡子、杏仁、前胡、升麻、南星
(三)按治法选药
1.补肺气:*芪、人参、山药、冬虫夏草
2.生津: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燕窝、银耳、阿胶、梨膏
3.宣肺:麻*、紫苏、荆芥、防风、桔梗
4.肃降肺气:苏子、白前、旋覆花
5.清肺:桑皮、菊花、*芩、瓜蒌皮、石膏、桑白皮
6.止咳化痰:牛蒡子、前胡、紫菀、冬花、贝母、马兜铃、天竺*、竹沥、枇杷叶、海蛤壳、荸荠、半夏、陈皮、白石英、海浮石、制南星、白果、白芥子、葶苈子、皂角、青礞石
(四)按症状选药
1.鼻塞流涕:辛夷花、苍耳子、白芷、蒿本
2.咯血:侧柏叶、茜草、山茶花、旱莲草、藕节、丹皮、仙鹤草、白茅根
3.失音:风凰衣、木蝴蝶、蝉衣、胖大海
4.咽喉红肿:元参、山豆根、射干、马勃、挂金灯、藏青果
5.咳嗽:百部、紫菀、冬花、桔梗、杏仁、甘草、远志、五味子
6.哮喘: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枳壳、旋覆花、麻*、麻绒
痰瘀伏肺为哮病的夙根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特征。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气痹阻,宣降失常,必然会影响肺的布津行血,而使津停成痰,血滞为瘀,痰阻血瘀,相互为患。就痰与瘀的关系来说,痰瘀同源,痰是瘀的基础,痰可酿瘀,瘀亦能变生痰水,故痰夹瘀血,结成窠臼,伏于肺窍,遂成哮病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痰瘀交阻,气道痉挛,肺气壅塞是哮病发作的主要机理。“气壅”是哮病发作期标中之本也。如何使气壅解除,是迅速控制症状、缓解病情之关键,洪教授抓住这一标中之本,根据“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痰易消”,“治一切血证皆宜治气”,“气行血亦活”的古训,提出了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新思路是“治痰治瘀以治气为先”。并在《*帝内经》“肺若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理论的启示下,选择以“苦降”为作用特点的,以疏利气机为目标的药物作为组方基础,在古方平气散基础上大胆创新,制成平喘新方“蠲哮汤”。平气散方出自《卫生宝鉴》卷十二,由青皮、鸡心槟榔、大*、陈皮、牵牛子诸药组成。在此基础上经近20年的反复比较筛选,去原方中苦寒有*的牵牛子,加葶苈子、卫矛、牡荆子、生姜制成“蠲哮汤”一方。方中葶苈子辛苦寒,泻肺气以除壅塞;青皮苦辛温调肝气,达肺气,使气机升降正常;陈皮辛苦温调脾气,以杜生痰之源;槟榔苦辛温性沉重,下痰气;伍苦寒之大*,利腑气,腑气通则肺气自降;卫矛具有抗过敏作用,与逐瘀除壅之大*相配,更能增强行瘀之利;哮喘之作,多为外感诱发,伍生姜既可外散表寒,又可内散水饮,且能防葶苈子、大*苦寒伤胃之弊。本方以疏利气机为其大法,泻肺除壅,涤痰祛瘀,利气平喘为其主要功效。临床使用时,多为全方使用,如他症明显,可根据辨证酌情加药,如属寒痰者可加干姜、细辛;兼表寒者加生麻*、紫苏叶;肺气虚易感冒者加玉屏风散;顽痰胶结,常选加海蛤壳、礞石、皂荚;瘀重者,加水蛭或土鳖虫;痰郁化热,加*芩、鱼腥草、石膏等。肺阳虚弱为咳喘发病的内因依据“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的阴阳对立统一的理论,以及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慢性咳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背冷怯寒、面色huang(白+光)白、自汗、鼻流青涕、鼻头清冷、咳痰色白、质稀如泡沫状,甚或紫绀、颜面浮肿等现象,认为肺阳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肺脏功能和动力。肺居上焦,《*帝内经》谓:“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故曰卫出上焦。”(《*帝内经灵枢集注》)从卫气的生成和功用可知,卫气通于肺,肺主卫阳,因此,卫阳的部分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只有肺阳调达,卫外才有权,肺阳不足,卫表就不固。根据《*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明确指出了肺阳(不用)虚弱为慢性咳喘病反复发作的内因,认为咳喘病患者,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迁延期,肺阳不足,卫表不固,始终占重要地位,并在继承仲景桂枝汤的基础上,自创温阳护卫汤(生*芪、熟附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路路通、防风、卫矛)以温阳护卫,增强机体抗邪能力,减少反复感冒,达到治疗、预防慢性咳喘病反复发作的目的。治肺不远温咳喘为肺系疾病的常见病证,多见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癌等疾病。其病机虽繁,症候虽多,但其病位不离肺,病因不远寒,病理不离痰瘀,治疗应谨守“治肺不远温。”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通于天气,所以外感之邪,首先侵犯肺系。肺为娇脏,既畏寒,又畏热,而尤畏寒邪。所以《*帝内经》有:“形寒饮冷则伤肺。”张景岳亦明确指出:“外感之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验之临床,咳喘之病因风寒首发或诱发者亦为最多。痰瘀伏肺为慢性咳喘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痰的产生,初起为肺阳虚弱,卫表不固,外邪反复侵扰,肺气壅滞不畅,津液不能气化而成。随着病程的迁延,病位的加深,渐至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发,水液停积,聚而成饮,饮凝成痰;又痰为阴邪,易伤阳气;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浊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同性,遇寒则聚,得温则行。
在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论指导下,咳喘之疾当以温散、温化、温补、温通等治本之法为主,因而提出了“治肺不远温”的学术观点。其具体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风寒闭肺,郁而化热,以温化为本 外感咳喘以风寒诱发者最多,慢性咳喘疾患亦多因感寒而发,治疗当以麻*、生姜、法半夏、细辛等辛温之品宣散肺寒。倘若见口渴,痰由稀变稠,由白转*,或*白相兼者,此为寒痰郁久化热之象,治疗仍应谨守辛温宣散,稍佐清化热痰之品,故只须在宣散肺寒方的基础上配以生石膏、*芩、鱼腥草等即可。●阳虚痰瘀化热者,以温补阳气,涤痰祛瘀为主 阳气虚弱,痰瘀伏肺为慢性咳喘病的病理基础,临床可见咳嗽痰白清稀量多,或痰白黏稠,或白黏稠痰与*脓痰并见,此时切不可因痰多考虑为“炎症”而肆用寒凉之品,更不可将*脓痰误认为是痰热伏肺,纯用清化痰热的寒凉之品,而应立足于阳虚为其根本,痰热为其标,治疗仍应坚持以“温”为主的原则,酌情施用“清化”药物。●时热证寒者,治寒不远温 所谓“时热证寒者”,是指慢性咳喘患者夏季受寒而发病。此时气候虽属高温酷暑,治疗仍应严格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凡是肺阳虚衰咳喘痰白者,虽病发于夏者,还须坚持“治肺不远温”的法则施以温散方药。扶正固本补而不壅
咳喘固本经验方,由生*芪、防风、白术、怀山药、胡颓子叶、牡荆子、*箭羽等药组成。其中前4味药益气固表,健脾补肺,后3味药利气祛痰行瘀,全方补中兼疏,以防气机壅滞,有利于提高扶正固本的效果。
全程使用该方,临床效果良好,能增强呼吸道免疫力,减少感冒,控制哮喘急性发作。
益气护卫凉血祛风哮喘患者多为过敏体质,免疫球蛋白检查多为阳性,过敏原检测发现,有的患者对粉尘、屋尘、螨虫,或一些食物,花草之类的过敏,经常因接触过敏原诱发哮喘。有些物质可以避免接触,而有些物质只能说尽量减少接触,在接触这些物质后,患者经常表现鼻痒、眼痒、咽痒、唇红、舌红、皮肤湿疹或风疹、哮喘发作。此类患者气阳虚弱为本,血分郁热,热极生风为标象,因此常在温阳益气护卫汤的基础上,选用凉血祛风止痒之品,可达到标本兼治效果。临床证实益气护卫可增强患者呼吸道免疫力,降低对过敏原的敏感性。有关益气护卫汤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方可以降低哮喘豚鼠的气道高反应性,显著延长豚鼠卵蛋白雾化引喘潜伏期的作用;可抑制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和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并认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抑制Th2细胞的分泌功能,降低IL-4、IL-5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和浸润;降低IL-4/IFN的比例,减少体内IgE的合成,从而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哮喘的症状或减缓哮喘的发作,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使用凉血药时惯用牡丹皮、赤芍、紫草;祛风止痒药惯用枳实、苏叶、双钩藤、白蒺藜、千里光、乌梅、蝉衣、地肤子、白鲜皮等药。复法合方推陈出新《素问》曰:“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可以理解是病机复杂的疾病需要多种治疗方法,也是对高明医生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治法的要求。从哮喘的发病观可以看出,哮喘的发病是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气阳虚弱和痰瘀伏肺为本,外感六淫为标,这是主干,治疗上都是遵循“三因”立法处方。但是临床症状千变万化,有标本轻重缓急之分,必须始终坚持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切不可生搬硬套,思维固定。法随症变,方从法出,只有复法合方,病症结合,联合用药,才能标本兼治。具体如下:1、缓解期常法以益气护卫,涤痰行瘀,予以温阳益气护卫汤合蠲哮汤加减,阳虚怕冷明显,加用葫芦巴、补骨脂。2、发作期则多是祛邪散寒,涤痰行瘀,小青龙汤合蠲哮汤加减。3、外感风寒,寒痰郁热。兼有痰热出现口干、*痰,以小青龙汤合麻杏石膏汤加*芩、鱼腥草等;热重以厚朴麻*汤合蠲哮汤加减。4、阳虚兼有寒邪束肺,据阳虚程度轻重选择用药。气阳虚轻用小青龙汤合温阳益气护卫汤温肺化饮,益气平喘;里阳虚重以芪附汤合小青龙汤、蠲哮汤加减益气温阳,散寒利气平喘;阳虚寒凝,痰瘀阻滞用阳和汤合麻*附子细辛汤、蠲哮汤加减以通阳散寒,利气平喘;兼有痰瘀化热,气阴两伤,以芪附汤合麦门冬汤礞石滚痰丸、千緍汤加减温阳益气养阴,涤痰行瘀泄热。
5、过敏体质,表现气阳虚弱,湿热郁肺,热入血分,以温阳益气护卫汤合麻*连翘赤小豆汤加苏叶、枳实、千里光、钩藤、牡丹皮、赤芍、紫草益气护卫,宣肺泄热祛湿,凉血祛风。
防失联,私信我,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