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母猪藤是山间野草可以治风湿痛热肿蛇伤等多 [复制链接]

1#

图文/大烟

拍摄地点:四川省三台县

植物界里有很多对人类有益好东西,却并不引人注目。乌蔹梅就是其中一种,它是长在灌木中的藤本草类。

我们这里对乌蔹梅的称呼是母猪藤,其名字来源已不可考,但是很多老人还知道它可药用。

乌蔹梅是传统药物,记载的典籍很多。因此其异名别称也多,诸如:五叶藤、五叶莓、笼草、五爪龙草、赤葛、赤泼藤、五龙草、母猪藤、血五甲等等等等。

有关乌蔹梅的各家论述

《唐本草》:主风*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

《履巉岩本草》:治痈疽发背,捣烂罨患处。

《纲目》:凉血解*,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疖肿。

《草木便方》:清热解*,涂疮*,消结核,九子虚气疡。补益虚损。

《分类草药性》:祛风散痰。治五种*病,母猪风;涂疮*。

《江苏植药志》:热水泡,熏腿可止痛。

《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瘫痪。

《湖南药物志》:治偏头风,痔疮。

《闽东本草》:治热泻,血痢。

和起来乌蔹梅功用主

综合起来乌蔹梅功用主治为:清热利湿,解*消肿。痈肿,疔疮,痄腮,丹*,风湿痛,*疸,痢疾,尿血,白浊。咽喉肿痛、疖肿、痈疽、跌打损伤、*蛇咬伤。

有关乌蔹梅的选方

治一切肿*,发背、乳痈、便*、恶疮初起者:五叶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块。捣烂,入好酒一盏,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之。用大蒜代姜亦可。(《寿域神方》)

治项下热肿,俗名虾蟆瘟:五叶藤捣敷之。(《丹溪纂要》)

治发背、臀痈、便*:乌蔹莓全草水煎二次过滤,将两次煎汁合并一处,再隔水煎浓缩成膏,涂纱布上,贴敷患处,每日换一次。(《江西民间草药》)

治无名肿*:乌蔹莓叶捣烂,炒热,用醋泼过,罨患处。(《浙扛民间草药》)

治臁疮:鲜乌蔹莓叶,捣烂敷患处,宽布条扎护,每日换一次。或晒研末,每药末一两,同生猪脂三两,捣成膏,将膏摊纸上,贴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治喉痹:马兰菊、五爪龙草、车前草各一握。上三物,杵汁,徐徐饮之。(《医学正传》)

治九子滥痒:母猪藤、九子连环草、何首乌。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治肺劳咳血:乌蔹莓根三至四钱,煎服。或加侧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治风湿关节疼痛:乌蔹莓根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治小便尿血:五叶藤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卫生易简方》)

治白浊,利小便:乌蔹莓根捣汁饮。(《浙江民间草药》)

治*蛇咬伤,眼前发黑,视物不清: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二两,米酒冲服。外用鲜全草捣烂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

治蜂螫伤:五爪龙鲜叶,煎水洗。(江西《草药手册》)

治跌打损伤:五爪龙捣汁,和童尿热酒服之,取汗。(《简便单方》)

治跌打接骨:血五甲根晒干,研细,用开水调红糖包患处。(《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小便尿血:用乌蔹莓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贵州草药》)

乳痈、恶疮初起: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块。一起捣烂,加好酒一碗,绞取汁,热服令发汗,同时以药渣敷患处。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