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实现1×1平方公里网格化红外相机监测、发现10个新物种、完成个地理分布新记录、获取了大量珍稀动物影像资料……10月12日下午,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考成果发布会在泰顺举行,会上发布了本轮科考活动成果。
据悉,本轮生物多样性综合科考于年6月启动,历时三年,调查范围覆盖乌岩岭保护区全域及周边部分区域,整个科考项目分为苔藓植物、维管植物、植被、大型真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昆虫等10个专业组,以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乌岩岭管理中心专家为主,同时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共同参与,运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三年来,共出动野外调查人员多人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维管植物科学考察方面
共采集维管植物标本余份,拍摄照片3.6万余张,确认维管植物科属种,新增维管植物种。
大型真菌科学考察方面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鉴定确认保护区分布有大型真菌种,隶属于21目77科属,新增保护区新记录种。
脊椎动物科学考察方面
通过野外调查确认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种,隶属33目科,新增新记录64种。
昆虫科学考察方面
共采集及鉴定昆虫标本3.5万件,确认保护区昆虫种,隶属27目科属,新增新记录种,以乌岩岭命名2个昆虫新种。
本轮综合科考有不少新亮点、新发现。
科考期间,科考组首次实现了保护区全域1×1平方公里网格化红外相机监测,获得红外相机影像32万张;
首次应用高精度3D数据开展自然保护区植被区划,以及植被资源的定量化分析评价研究;
首次开展保护区全域蝙蝠类、鱼类、苔藓类、大型真菌类资源调查;
新物种发现方面,发现10个新物种,其中植物新种7种、植物新变型1种,昆虫新种2种;
新分布方面,发现地理分布新记录种,其中植物新记录种,苔藓62种,大型真菌种,脊椎动物64种,昆虫种;
获取了大量珍稀动物,如小灵猫、穿山甲、黄喉貂、毛冠鹿、藏酋猴、角原矛头蝮、繁花林蛇等影像资料。
物种的新发现进一步夯实了“天然生物基因库”的资源家底,拓展了乌岩岭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种类,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角度系统全面地检验了乌岩岭保护区建设成效,为保护区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保护区开展综合科考工作提供了借鉴。
部分新物种展示
黑果石楠
陈嵘栲
山地乌蔹莓
泰顺皿果草
浙闽龙头草
浙南木犀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泰顺县委宣传部、泰顺县融媒体中心、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本文新物种照片均由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提供
原标题:《乌岩岭新物种“上新”,长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