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凤翥龙骧龙凤纹样御瓷拍卖鉴赏二 [复制链接]

1#
清乾隆-嘉庆粉青釉凸花苍龙教子图大梅瓶年代清乾隆-嘉庆质地瓷质尺寸H:70cm(/2in.)乾隆一朝,御窑瓷器的生产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新品种、新器型层出不穷,单色釉瓷器的生产更是臻于化境,其中青釉拱花作品,堪称乾隆御窑经典佳作。本品唇口,短颈,长弧腹及底内收,内挖式圈足。底部露胎处可见胎质紧实致密,其尺寸虽大,但成型却极其规整,不见大件器物时有发生的变形现象,隐隐体现出其不凡的档次。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宝光内敛,清润怡人。釉下以减地浅浮雕兼暗刻手法饰苍龙教子图,画面中见大、小二龙行于云海间,苍龙怒目利爪,硕首虬身,行于云间,欲教海面腾升之小龙夺珠之要,二龙呈偃仰之势,形神俱佳,鳞毛须髭纤毫毕现。相顾之际,更得以妙笔传递出浓浓殷切之情。再细观之,粉青釉在纹饰高低起伏处呈厚薄变化,使得纹饰增添了几分若隐若现的神秘感,彰显了御窑工匠不俗的制作功力。乾隆时期,青釉的烧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一时期所制青釉瓷器,不仅使同类品种釉色可以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还根据青釉不同色阶,烧制出粉青、冬青、豆青等多个品种。如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仿龙泉青釉,有深浅二种;仿东青釉,有深浅二种”。而若本品般青釉下模印、浅浮雕工艺,在《清宫瓷器档案》中被称之为“拱花”瓷器,为乾隆御窑追摹龙泉釉下暗刻工艺所创制的装饰手法。在清代陈设及活计档案中亦多有记载,如乾隆三年(年)五月初十日下旨烧造一批琢器当中就有“冬青拱花宝月瓶、冬青拱汉文宝月瓶、冬青拱花汉尊”的记载,足见乾隆皇帝对这一装饰工艺之喜爱。苍龙教子图作为清代官窑传统图式,始见于雍正时期。乾隆后期,又予以特殊政治寓意,寄托了高宗皇帝对嘉庆的殷殷期望之情。此时所制苍龙教子题材御窑瓷器尚见青花、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青花矾红等多个品种,乾隆皇帝教子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此外,采用青釉拱花工艺制作教子题材者,相较于他品类而言,则更加少见。本品体量硕大,其实恢宏,高达七十多公分,而器型端庄挺拔,毫不变形,尤为难得。其将浮雕工艺与粉青釉合为一体,搭配相得益彰,实为一件乾嘉御窑经典之作。来源:山中商会(纽约)旧藏;纽约佳士得,年3月21日,lot;香港苏富比,年4月10日,lot;纽约佳士得,年3月15日,lot清乾隆釉里红九龙闹海图抱月瓶年代清乾隆质地瓷质尺寸H:29.2cm(/2in.)“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烧制出一件呈色完美的釉里红瓷器,也颇为不易。因此,乾隆皇帝曾发出“往好里烧”之叹。本品直口,短颈,颈肩置对称云耳,扁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通体施透明釉,釉色莹润微泛青,釉下以釉里红为饰,颈部饰蝠庆绵长图,云耳及肩部以如意云为饰,腹部通景绘九龙闹海图。一面以正面龙为中心,四龙呈拱卫之势。另一面,以火珠为中心,四龙呈奋力夺珠之势。两面九龙又暗合《易经》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九五之尊”之寓,颇显皇家威仪。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抱月瓶,又名“宝月瓶”或“马褂瓶”,其器形源自西亚金属器,盛行于明初永、宣两朝,此后断绝,至清代雍乾御窑继有追摹之作,多用于宫廷居室陈设等重要场合。而将釉里红与抱月瓶合为一体,可以称之为乾隆御窑慕古创新之作。众所周知,釉里红烧造工艺繁复,而且呈色极为不稳定,若窑室气氛掌握不准,其色或是暗沉,或是浅薄,皆不堪入目,影响美观,故乾隆早期对此颇为不满。如《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三年(年)载“釉里红龙梅瓶,红龙颜色不好,往好里烧造”。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御窑窑工经过不断探索,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改进和提升。一方面是通过烧制经验,最大程度上掌控窑室火候;另一方面为改用易于晕散的勾勒平涂法为线描装饰,故乾隆时期所见釉里红器物多见线描绘就,本品亦然。其以鲜艳清晰的面貌呈现于世,与乾隆皇帝对该类器物的勤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