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复制链接]

1#
京东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心清净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著心、愧疚心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因此,人生在世,不必太过计较,不要为了他人的眼光而活,应该尊重自己的选择,修清净心。

1.清净心

古语有云: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世间法也靠清净心。众生在世间,如果心清净,一定孝;心不清净,不孝。如果心清净,一定尊敬长上;如果心不清净,则不尊敬。不知敬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亵渎。

心清净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著心、愧疚心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因此,人生在世,不必太过计较,不要为了他人的眼光而活,应该尊重自己的选择,修清净心。

平常人想要净心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当我们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这个时候心已经正在动了;告诫自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真正的净心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动了。心不动了,人就不会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从而达到净化自身的目的。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给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猕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猕猴从东西南北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鼓噪繁动,彼此纠缠不息,如空中金星蜉蝣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它相见,且又如何?”

洪恩禅师便下绳床,拉着仰山禅师,手舞足蹈似的说道:“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禅师终于言下契入。

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的心情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有甚者,将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建立在他人的态度之上,更是本末倒置。其实,何必生活在他人的眼光里,面对选择和他人的干扰,不妨修清净心,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就好。

为什么人最难认清自己?主要是因为真心蒙尘。就像一面镜子,被灰尘遮盖,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不显,妄心就会影响人心,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肯休息。人体如一村庄,此村庄中主人已被幽囚,村庄为另外六个强盗土匪(六识)占有,他所在此兴风作浪,追逐六尘,让人不得安宁。

龙到了地上的时候,四爪着地,还有一爪抓着明珠不放;而蛟一落地,四爪抓住种种繁华,贪恋尘世,从此不愿离开。一个有明珠,自然其心光华,再次飞升;一个无明珠照耀,内心渐生污浊,想要再得飞升便很难了。

所以,人们只知争论龙与蛟的区别,究竟是五爪还是四爪。却不知更大的分歧在于二者对生活的态度。

其实,做人也是一样的。青云直上还是坠入深谷,全在一个人的选择。毕竟,承担后果的仍是自己。而这个时候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本应完全在于我们自己内心的选择。

不同的人因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生活,也造就了不同的结果。著名哲学家阿纳哈斯说:“人生有不同的滋味,想要品尝到什么样的滋味,一切在于自己的选择。”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我们所作的每一次选择就是这路上的一个岔道口,它们不停地延伸,把我们带向生命的终点。只有到了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瞬间,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归于何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心中会或多或少地有着某种遗憾或是懊悔:“当初,如果我……就好了。”但我们却永远也无法再次回到起点。

所以,人生的路,如何走,那就看我们一开始的选择是怎样的。一旦作了选择,无论平步青云还是崎岖坎坷,我们都必须坦然接受。因此,人生不想太苦,需要提前作好准备,思前想后、仔细掂量,别看眼前,着眼未来,一旦决定,就要狠下心面对,相信人生无憾,此生便不算蹉跎。

在面临选择时,不必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在作出选择时才不容易受到外在的影响。但是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太过高兴,遇到逆境的时候又太过痛苦,这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其实,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不会被六尘所诱惑,亦不会被六识所蒙蔽。

由此,我们应该明了,外面再美的景致,无法使我们真正休心息虑。我们穿上草鞋上路,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为什么要为了沿途的眼光来决定我们的步态呢?若是那样,便只是空费草鞋钱。世间的杂志、书报,各项视听娱乐,无法使我们内在悠然清心,不过徒增声色的贪得、是非的爱染。看一池荷花,于污泥之中生,观者有人欢喜有人忧,然而一池荷花就在那里,不动,不痴,不染,荷花还是荷花。人如能像荷花一般,不为繁华蒙蔽,不为别人的眼光而活,活出真我,生活的禅便算是被参透了。

人生路漫漫,面对众多的困扰,我们要学会修炼清净心,不为他人的眼光而活,不必太过计较,跟着自己的心走,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2.心里放下

人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世间万物,不必过于纠结,放手,有时反而是得救的最妙药方。

人们常说要提得起,才放得下。放下的本身,其实就已经包含了正在提着一些东西不放的意思。如果没有提起什么,也就无所谓放下了。

其实学佛法就是两条路,要求福德的成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提得起;要想智慧的成就,就是放得下。

提得起,放得下,是学佛成佛的必备要素之一。说般若境界,即一切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法。放下心间的一切,乃是真正的放下。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方便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赵州禅师也无奈地说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是啊,我们缺少的东西,有时反而是我们实实在在拥有的东西。人们看不见自己的本真,无故寻愁觅恨,怨来怨去,不满足,不知足,追求一些怎样也追求不到的东西。就像那个骑着骡子数骡的人一样,数来数去都是少一只,原来是他忽略了自己胯下那一只呀。

我们不禁要问:人为什么有烦恼?为什么有痛苦?因为自己的妄执。所以禅宗说到所有的佛法,只有一句话:“放下。”人们往往是知道了这一道理,但是有时却很难做到,原因就在于没有好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放下。

在唐代,有一位著名的禅僧布袋和尚。

一天,有一位僧人想看看布袋和尚有何修为,问道:“什么是佛祖西来意?”布袋和尚放下口袋,叉手站在那儿,一句话也没说。僧人又问:“只这样,没别的了吗?”布袋和尚又布袋上肩,拔腿便走。

那僧人看对方是个疯和尚,也就起身离去了。哪知刚走几步,却觉背上有人抚摸,僧人回头一看,正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伸手对他说:“给我一枚钱吧!”

布袋和尚放下口袋,是在警示我们要放下,随即又布袋上肩,是在教我们拿起。其实哪里有什么绝对的放下与拿起呢?只不过有时我们需要放下,有时需要拿起,而我们该拿起时拿不起,该放下时又放不下,这才是放下的难度所在。

该放手时须放手,不论是拿起与放下,都不要互相掺杂,这才是真自在。

佛说,放下就踏上了苦海之岸。放下,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对活在忙碌紧张、名利缠绕的当代社会的我们而言,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跨越悬崖、朝清朗的幸福天宇飞翔的途径。

放下了,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抓住生命本身的乐趣。放下了,我们才有可能得以释怀。放下时不执著于放下,自在;拿起时不执著于拿起,也自在。世间万物,不必计较太多,就让我们跟着心走,心里放下了,我们也就真的放下了。

3.心静如水

去除杂念,心静如水,人的天性便会出现。不求得心的平静,却一味追寻人的天性,那就像拨开波浪而去捞水中的月亮一样。

“非宁静而无以致远。”诸葛武侯如是说。静是什么?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大胸襟,也是大觉悟,非丝非竹而自恬愉,非烟非茗而自清芬。

现代人品味了太多生活的紧张与焦灼,已很难品味到静的清芬与恬愉,人也变得渐渐浮躁起来,可是浮躁往往不利于事情的发展。因此,与其让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的原味。毕竟唯有宁静的心灵,才不营营于权势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营营、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相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荷,加速心灵的浮躁,而与豁达康乐无缘。

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率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繁杂的事情发生。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显示了一个人的涵养和理智。

如何进入静之境?

我们可参悟佛学大师的智慧,不要轻易起心动念,如此才能达到“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的境界。其实,人生不必太过急功近利,不如将心跳放缓,随青山绿水而舞,见鱼跃鸢飞而动。此心常在静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