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是北京哪个医院皮肤科医生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59/文章/小九
本文字
大概需要阅读8分钟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
羽毛扇遥指千*阵,锦缎裁几寸
李宇春的这首《蜀绣》,记得小九当时特喜欢听,每天循环播放N+1次,原因很简单,除却歌手与曲子本身的魅力,歌词所描写的蜀绣盛况,也同样灼心。
但今天我们要一起领略的,
不是蜀绣,而是京绣。
京绣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又叫宫廷绣。
它与景泰蓝、牙雕其名而陈,一度也是“四大名绣”之一,与苏绣、湘绣、上海的顾绣其名。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契丹国志》中记载当时的燕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而“宫廷绣”就是因辽在燕京设立绣院而诞生的,主要是为供奉宫廷、帝王、侯爵服饰之用。
明代以后,“宫廷绣”的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特点更加鲜明,刺绣人员日趋扩大。
到了清代“宫廷绣”更为兴旺,特别是光绪年间更是名扬海内外,被誉为宫绣。在清代,由于宫绣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京城民间亦纷纷效仿。
彼时蜀绣还未盛,京绣却渐渐从宫廷过渡到民间。
我们常见的京绣有三点极为突出:
1、它具有独特的地位,有些纹样在其他绣种中是不准许使用的,如龙袍上的十二章纹样和五爪金龙纹只有皇帝才能用,身份的象征不能马虎。
2、京绣一般涉及的图案题材十分广泛:山水花鸟、龙凤图案、飞禽走兽、吉祥八宝等,在运用上更讲求寓意的吉祥,处处有着饶有趣味的“口彩”,所谓“图必有意,纹必吉祥”。
3、最后便是宫廷艺术风格浓厚、装饰华丽、材料名贵,有的绣品关键部位缀玛瑙、翡翠等宝石。
京绣主要用于京戏、古装、影视剧的剧装,特别是传统京剧服装80%有绣活。
宫廷绣在京的宫廷,过渡后的京绣同样在京的民间,经年累月,唯一不同的便是传承人的蜕变。
家住北京市崇外街道的于美英,正是一位低调的“民间京绣名家”。
宣武门南横街是于美英和母亲从小居住的地方,学习刺绣是她7岁时候便开始与母亲的“日常”,每天晚上于美英母女便围坐在25瓦的灯泡下绣到很晚,次日一早还要去上学。
从她的口述里,小九同样可以看到她的热爱:
“我一直都在绣,到今年我62岁了,这是我们的家族技艺,已经传承了一百多年了,以前那会绣的好的,大多以男性为主”
京绣艺术家于美英
当然,如今的于美英也早不是临摹学习的小女孩,在经年累月的练习之下她已经学会打籽绣、盘金绣、绒绣、网绣等五十多种针法。
环顾于美英作品所在的展厅,大多都是她的获奖作品陈列以及京绣的介绍,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让人感受到京绣一针一线的魅力蕴含所在。
相信看到这些作品的朋友,都会感受到京绣用料之贵重、选材之大气,整体观感雅洁精细,并再次慨叹手艺人的绝妙匠心。
京绣作为一种濒临失传的传统宫廷手艺,“京绣”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小到民间传承人你,大至现在的故宫博物院:
都在做着一件重复且无益却影响深远的工作:那就是传承与保护!
凭谁问
中华文化重其*
谁让
传承之意加其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留言删除
九合龙*
匠述美好生活
记录每个手艺人的故事,收藏每一个中国人匠心